在绝大多数人类文明中,乱伦都是一种禁忌,关于这种禁忌起因的探讨,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边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 Freud)及其追随者,他们认为乱伦心理是潜意识的自然欲望,禁忌是文化施加的外在控制,这一假设也叫俄狄浦斯情结;一边是芬兰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E. Westermarck)及其追随者,他们认为乱伦禁忌本身就是一种古老的本能,而非某种文化建构的结果。
如果从1891年韦斯特马克发表《人类婚姻史》一书算起,对于乱伦禁忌的争论已经持续了100多年。争论双方的态势可以用风水轮流转来形容:20世纪的上半叶,乱伦禁忌作为一种文化发明的观点广为人知、影响甚大,韦斯特马克的假设则备受冷落、无人问津。
不过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韦斯特马克的观点日益占据上风,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持——乱伦禁忌是一种本能心理,跟亲缘识别机制有着密切关系。而相比之下,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依然只是一个充满文学色彩的美妙隐喻,或者更糟糕的是,一个没有得到证实或永远无法证实的概念。
动物的抗议:我们不是乱伦分子
包括法国着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和弗洛伊德在内的许多学者都曾武断地认为动物有乱伦本能,它们的交配似乎不分亲疏远近,人皆可妻、人皆可夫,因此人类社会中罕见的乱伦现象正是文化压抑的结果。不过,认为动物具有乱伦本能似乎是对大多数动物的污蔑,它们有理由提出强烈抗议“这种观念更多地出自想象,而非事实”。动物间偶尔发生的乱伦常常导致后代的基因退化,而因此留下的后代绝大多数都会“英年早逝”。
动物学家的研究一致表明,乱伦其实是动物圈子里非常罕见的个桉,许多动物都会避免跟自己的亲属发生性关系。例如2006-2007年,中国生物学家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对黄山短尾猴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发现在它们多达360次交配行为中,只有7次是近亲交配,而且没有母子乱伦的现象发生。
美国杜克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和人类学教授普茜(A. E. Pusey)等人1996年撰文指出,聪明的动物会采取各种策略避免近亲交配的悲剧。
第一:扩散。许多哺乳动物在性成熟之后会离开自己的家庭。即使其他原因如同伴竞争也会导致这一结果,但不少证据依然表明它们也是在试图避开自己的亲人。在异性父母被移除之后,雄性和雌性白足鼠(white-footed mice)都减少了迁徙行为。
第二:出轨。对于很少迁移的动物来说,它们使用出轨的方式偷偷地反抗近亲结合。雄性和雌性的领航鲸(pilot whale)一辈子都在自己的领地里,但所有孩子的父亲都来自其他的领地。
第三:亲缘识别。动物学家在实验室里搭建招亲场地,让某种动物可以在不同异性之间选择中意的配偶,结果发现它们通常都会避免选择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同窝同巢的异性伙伴。
第四:延迟成熟。当亲生父亲被其他年轻的雄狮取代之后,雌狮的发情期会提前;当异性父母被移除之后,白足鼠的成熟会加快。人类社会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似乎都有早熟的状况,即父亲缺失会导致女儿的成熟提前,虽然具体的原因尚有争论。(编者按,澳大利亚也有过类似研究,见 有兄弟的女孩更晚熟 )
2005年,普茜系统地回顾了灵长类中广泛存在的乱伦回避行为,发现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灵长类中,直系亲属之间的乱伦行为几乎不存在。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说,在人类出现前,作为一种自然选择的行为,回避近亲交配就已经广泛存在于其他动物之中了。